檀弃摇头:“大王姬倒是会对这事感兴趣,但这么大的雾一看就是我们福国的人干的,如此,之后这百官和其他平民怎么会让新王助我们,那届时就算是大王姬顺利继位了,于我们而言也没用。”
林宜叹了口气:“如此,我也是没法子了。”
这位大王姬,要身份有身份,要势力有势力,明面上有些人也支持她,毕竟时间长了,十几年如一日给人洗脑,总能有个结果。
再说大王姬本身就很厉害,旁人不被虚名遮眼,也能瞧出她的好来。
就是这大王姬准备的有些太齐全了,叫檀弃她们居然也插不上手。
兰慈大晚上的陪着他们在一处,之前住的院子没几步路,但因着宵禁可耽误不少事,如今檀弃干脆叫人安排到了一起,只多给一间安静院子,让他能养病,虽然也没养成就是了,大半夜还没睡同檀弃等人聚在一起等大王姬,他喝了口旁人特意准备的白水道:“咱们在这猜来猜去的,不如到时候直接问,那大王姬要是愿意过来,那不也说明她也有需要我们去办的事嘛。届时听她的不就好了?”
檀弃点头,似乎也是这么个理,何苦在这猜来猜去,直接问就是了,那大王姬瞧着也不是扭捏人。
虞容不甚有信心道:“那大王姬会应邀前来吗?”
檀弃一梗,那也是还没确定的。
兰慈笑了声。
好在没完全打檀弃的脸,虽然迟了些,但到底人还是来了。
赵柔淑行伍出身,走路颇有气势,即便只是穿着夜行衣也不减风姿,只是出场颇为吓人。
彼时檀弃总觉着后背凉凉的,扭头一看就这位就已经背手而立在她身后了,连她都没发觉,剩下的人更是如此。
檀弃将心放回肚子里才同这位大王姬拱手见礼,一旁人也跟着如此。
大王姬随意挤在檀弃身边坐下,边道:“不必多礼。”
檀弃被挤了一下,抬眼看向一边的虞容,虞容心领神会,凑着林宜那边坐了坐。
大王姬坐下便开门见山道:“既然你们能查到,我与潜机的关联,那我也不瞒各位,我确实有夺位称王之心。”
说着她冷笑一声:“整个颂国,就没有我没征战过的地方,到了享受结果的时候就分我口汤喝,那不能够,赵因压我一头就算了,他赵琛算什么东西?”
檀弃被她这直言吓了一跳,难得有些惊讶提醒道:“大王姬还是当心隔墙有耳。”
大王姬瞧着却并不担心,她甚至喝了口摆在桌上的茶,用的檀弃的杯子。
檀弃呃了一声,还是没说什么。
大王姬道:“无妨,我的人今夜已经将驿馆围住了。”
檀弃挑了下眉。
大王姬笑道:“既然叫我来了,那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,诸位要是不能与我合作,那就只能送诸位归天了。”
檀弃等人也不是没料到这个结果,倒是不怎么意外。
潜机也算是大王姬的一张底牌,如今轻轻松松被旁人知晓了,哪能善了。
檀弃觉着,大王姬愿意深夜赴约,只怕也有一定的原因在里面,事关重大,她不亲自来一趟想来也不放心。
林宜客气道:“大王姬无需如此,我等想请大王姬前来一叙,也是想同王姬商议此事,福国与昭国伐国间,只怕就近便有一场大战要到,要是大王姬得以继位,能率颂国军队在趁伐国进攻福国,而攻其项背,如此,我福国应战压力渐小,您作为新王趁机拿下伐国几座城池也更能安抚民心。”
大王姬笑了下:“你只说这拿下了伐国城池之后有什么好处,却不说我以女身继位,朝局本就动荡不安,我还要力排众议去出兵攻打伐国?要是没攻下一座城池呢?你可想过我会有什么下场?”
什么下场?只怕要被其余宗室,臣子,都城民众齐心协力拉她下马,史书上还要狠狠骂她一通。
林宜一顿,沉默地坐了下来,口中还呐呐道:“虽说如此,但若能解决,好处也是巨大的,这好事总要冒些风险的。”
檀弃却道:“以大王姬领兵之能又有潜机相助,在下可不相信大王姬拿不下伐国一座城池。”
大王姬这才笑了一声,语气不明道:“你倒是聪明。”说着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:“我父王诸事求稳,也不敢去动伐国,因此对方说些什么,他就信了,再给些好处,他也打算去做,但我不同,我偏觉时局造就英雄,把握住机会才能获得更多东西。”
“想要我继位后攻打伐国,没有问题,但你们又能给我什么呢?”大王姬放下手中杯子,语气已经相对较为严肃了。
檀弃挑眉,看了眼兰慈,对方没有说话,似乎在沉思些什么。她便直言问道:“哦,那不知大王姬需要我们给您什么呢?”
颂国不是陈国那个芝麻绿豆大点的地方,这回还是大王姬自己有准备有安排,不然光靠檀弃等人去达成目标那也不可能。
但即便如此,还是会有很多摆在眼前的困难,赵因和赵琛还活的好好的,赵因在外名声也好,百姓也拥戴他,在朝堂上也有不少人视他为明主伯乐,愿意为他赴汤蹈火。
一旦赵因死的不明不白,那就总会有头铁的人来为赵因的死查明真相。
即便大王姬手里有潜机,那也得小心翼翼地用,不能叫旁人发现。
兰慈似乎是等这一天等了太久,笑了下道:“我等不过数百人,王姬也瞧得见,钱倒是也有,只是也不算多,要用来招兵买马也不可能,论气力钱粮那是要什么没有什么,王姬若要问我们能给王姬什么?那我等愿意在此期间全力相助王姬如何?”
王姬道:“你等要钱也没钱,人也就小猫三两只,我要你们来做什么?”
兰慈温和笑着,只是嘴里的话就不那么平和了:“大王姬只怕如今也在苦恼如何对付颂王吧?我倒是有一个法子。”
其实要是没有檀弃等人,大王姬完全可以慢慢熬,公子琛可比颂王好对付得多,完全不需要如此紧急地上位,想来其中必定有什么缘故,迫使大王姬不得不如此行事。